群学会   >   案例  >  正文

超市营销案例:超市通过一场活动,获利324万,还锁定2700名会员一年消费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实体店的转型案例,这个案例所运用的商业模式,可以复制到许多行业中来,希望给大家一些新的启发:

李总在重庆经营一家社区超市,已经开了15年时间了,前几年生意还可以,但是随着旁边的超市越来越多,以及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的进入,导致李总的超市生意越来越差,原来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他超市的会员,现在都跑去周边其他超市消费了。

为此,李总尝试了很多营销活动,都无法激活以前的老会员,所以,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让我给他出出主意。

见到李总,我简单问了几个问题:

我:“李总,你目前超市有多少老会员?”

李总:“实不相瞒,这些年经营下来,积累了1万多名老会员。”

我:“现在一年利润有多少?”

李总:“几乎赚不到钱,只够保本。”

于是我对比了李总的超市与周边超市,其实产品品类都差不多,没有太大区别,李总超市经营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客户不来消费了,都跑到别家去了。

其实,从营销角度来分析,这种情况是因为经营者不懂人性营销,不知道会员需要的是什么?更不懂运用新的商业模式,所以导致生意一落千丈。

对此,我给李总设计了一套营销方案,彻底激活了以前的老会员,不仅如此,还绑定了老会员一年的消费。

这套方案有这么厉害吗?究竟背后运用了怎样的人性逻辑?接下来,我一一给大家解析:

超市营销案例:超市通过一场活动,获利324万,还锁定2700名会员一年消费

第一步,免费送2000元的会员卡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有家超市免费送你2000元无门槛的会员消费卡,大家肯定会争相去领,这就是人性。

所以,活动开始前2个星期,我们就打出了这样的标语:免费送价值2000元的会员卡!

很多人看到这里,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商家都免费送了,如何赚钱呢?自古以来,买的没有卖的精,这里面会不会是一个“圈套”?

其实,没有任何圈套,只是有附加条件,请看第二步:

第二步,跨界思维,转嫁成本

其实第一步,我们设计了一个障眼法,送2000元的无门槛消费会员卡,其实是迷惑竞争对手,让他们不敢轻易模仿,盈利的本质在于转嫁成本。

那么如何才能转嫁会员卡的成本呢?

还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2000元的成本,其实是找第三方来买单。这里面运用了金融产业链思维:

我问大家,如果你10万元存在银行,存定期,一年利息有多少?

是不是最多也就3%的年利息,也就是3000元的利息。

但是接下来,我们就运用金融产业链思维,告诉会员,现在你们只需要到超市指定的合作银行去存一年定期,存10万元,然后凭借存单,就可以来领取2000元的无门槛消费卡。

超市如何盈利呢?

其实早就跟银行合作好了,我们组织1000名会员到银行去存定期,每人存10万元,1000人就是一个亿,相当于超市为银行拉来一个亿的大额存款,按照合作银行的规定,大额存款可以享受6%的年化利率。是不是一年就有6000元的获利。

而超市的成本是多少呢?2000元的会员卡,加上3000元的利息。

所以,只要有一个会员去指定银行存定期,那么超市就纯赚1000元的利息,除此之外,还绑定了会员一年时间的消费。

其实,按照超市还有10%的产品利润,加上1000元的利息利润,每个会员就能赚1200元。

通过这个模式,超市最终一共吸引了2700名老会员去指定银行存利息,所以,超市一共获利324万元。

第三步,执行细节分析

首先,这个活动要执行下去,就要限时限人限量,活动只推广15天,每天只发放200张会员卡,先到先得。

其次,这套方案是三方获利,大家在设计营销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这套方案的精髓,其实就是各取所需,会员需要免费的服务,站在会员的角度思考,他们本来存10万元就是一年3000元的利息,现在只是把原来的10万元挪了一家银行而已,而且他们挪一下,就能获得2000元的超市会员卡,这是划算的。

对于超市来说,自己搞活动,不用掏一分钱,就能绑定会员一年的消费,实现可持续化盈利,非常划算。

对于银行来说,也是划算的,很多中小银行,因为存款压力,需要大额存款,一年6%的利息,对银行来说,非常划算了,要知道银行也是赚利息差,给你6%,贷出去可以做到8%,也能赚2个点。

总结:

最终这套方案的完美落地,最核心的原因是转抓了消费者的需求,大家不是要占便宜,而是要占便宜的感觉!

特别提醒:我们学案例更多的是学习和理解到案例中的思维和技术精髓,来达到启发自己的目的,有些案例由于操作的人不同,时间地点不同,落地执行不同,千万别死搬硬套,否则会出问题的,切记!当你的脑中装着大量的有极大威力的案例的时候,在你遇到困惑的时候,往往会帮助你裂变出一些绝杀的点子来。

超市营销案例:超市通过一场活动,获利324万,还锁定2700名会员一年消费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