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文化  >  正文

论语中的生活智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门子弟的三大乐趣,分别为:不断学习和实践;交几个好友;向君子看齐。

孔子说:「把学习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实践,养成习惯,不是很喜悦吗?有同道好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的才学,也不生气,不就是一位君子吗?」

孔子这三句话,被认为是「孔门三乐」。表示儒家弟子,应该培养这三种乐趣,来增进自己的修养,并使和自己有交往的人,也获得安宁,大家和谐相处。

做人应该愉快地生活,而不是完全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以及官能上的刺激。

要获得内心的快乐,最好接受孔子的建议。自我修持,以期早日获得孔门三乐。

内心的悦乐,不能靠别人。最好要求自己,而不计较别人是否如此,自然乐在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孔门三乐的情趣,使自己更受欢迎,也更加有价值。读《论语》却得不到生活的乐趣,那就白读了,一定有失误的地方。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修养良好的仁者,大多直言正色。专说动听的话,嘻皮笑脸讨好别人,这种人很少有仁心。」

说话最好说到对方听得进去,但是合理的「度」十分重要。过分动听,不是存心讨好,有拍马屁的嫌疑;便是有口无心,虚伪而不实在。不及的话,就会忠言逆耳,引起听者的不悦,产生反效果。

说话时态度不正经,内容不切实际,基本上已经不是正人君子,谈不上什么品德修养。嘻皮笑脸,让听者搞不清楚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很可能丧失或减低沟通的效果。

但是,说直话,表现出正经的态度,也应该合理。在这些方面,度仍然很重要。太直了,对方受不了,听不入耳。过分正经,弄得大家都很紧张,未免破坏了沟通的气氛。正直的人,太直的话反而听不进去。不正直的人,听直话也无所谓,结果大家都认为这种人很正直,岂不可怕?

我们的警觉性,普遍显得很高。换句话说,也就是怀疑心很重。既不容易被讨好,也不容易被感动。所以巧言令色,大多不受欢迎。

巧言令色,目的在于讨好别人。动机不纯正,所说的话通常很不确实,这种人大多不是君子,要特别小心。

自己不能够巧言令色,以免被视为小人。他人巧言令色的时候,如果对自己,要提高警觉。若是对他人,我们要小心应对。

够交情的人,可以善意提醒。但是不能过分强调,以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如果不够交情,最好默不作声,当做没有这回事,让对方自行处置。

注意自己的沟通态度和方式,不巧言令色;也不能太直,令人承受不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的三个重点。

曾子说:「我每天自我反省:替人做事有不尽心的吗?与朋友交往有不信实的吗?老师教我的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西方人以神为本,十分重视忏悔,表示对神的尊敬。中国人以人为本,我们最好每天留下二十分钟,好好反省,以求修治自己,使自己不断地精进。

反省时要掌握三个重点,这是曾子对我们的建议:

(一)替人家想事情,有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有没有趁机从中为自己寻找一些好处?

(二)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故意隐瞒某些事实,或者存心利用朋友对自己的信任?

(三)每天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不能即知即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去运用,以期养成习惯?是不是知而不行,只用来骗取考试的分数?或者用来炫耀自己,甚至于欺骗别人?

人类和一般动物最大的差异,即在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反省之后,还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改善自己,以提升自我。

反省的时间,至少每天要花费二十分钟。否则形式上如此,实际上却很容易放松自己,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反省不是后悔,也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反省的目的,在于找出自己的缺失,加以改善。只要日有寸进,天天有改善,成果必然很好。

不论怎样忙碌,每天至少留二十分钟给自己,养成天天反省的习惯。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主张修德为先,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时间求取学问。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恭敬长上,言行谨慎有诚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实践之余,还要尽量利用时间来学习诗书六艺。」

中国人说天,含有地在内;说男,也包括女在内。弟子即弟妹或子女,是一种通称。在家里合理孝顺父母,出外时应该尊敬长辈或年龄较大的长者。做起事来,务求慎始善终,有头有尾地谨慎小心。待人接物,必须讲求诚实,以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一般人和蔼、有礼貌;对品德修养良好的人,要多亲近、多请教。为了增进上述这些素养,还应该尽量利用时间,多读书、多明白其中的道理。知行合一,才能够合理地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所作所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不是“文”比“行”不重要,而是真正的有效学习,应该是“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一边实践仁德,一边学习其中的道理,自然有更为深入的领悟。

“文”指诗、书六艺等较为艰深的学问,最好在学会一般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能之后,才来学习。现代人在这方面的次序,有很多是颠倒过来,以致有一些知识,却反而缺乏常识。

生活的方式可以变,生活的原则不能变。孔子所说的孝悌、谨信、亲仁、学文,基本上都不应该加以改变。

谨慎和诚信,是一个人在人群社会立足的必要条件。只要有一样出现偏差,便会产生很大的遗憾。最好从小培养这样的习惯,终生不要稍有疏失。

只要有时间,就应该用来学习,以增进自己的实力。现代倡导终生学习,最好是学习有用的道理,而不是学那些增加官能刺激的新奇事物,反而害己也害人。

把修养自己的品德,当做终生不渝的原则。德本财末和德本才末,最好细心加以体会。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在上位的人能尊崇祖先,人民就会归于敦厚。

曾子说:「对亲长送终要尽礼尽哀,对远祖祭拜要诚敬追思,这样才能使社会风气归于敦厚。」

我国家庭的首要功能,在生育子女,以延续民族生命。第二功能即在祭祀祖先,表示不忘根本。第三功能为教养子女,使其成为品德良好、受人敬重的公民,以传承良好的家风。我们相信「家为国之本」,家教良好,社会风气自然敦厚。我们借着祭祀来连系不同世代的家人,以增进家人的感情,为家门的荣耀而尽心尽力。

郑重的祭祀祖先,最好全家人参与。因故缺席,必须由家长向祖先灵位敬重地禀告。亲人过世,要尽礼尽哀地送终。祭拜祖先,要诚心、恭敬地追思。家家如此,这个社会必然和谐、协调、风气敦厚。

这里所说的「民德」,只表示事实的存在,并没有价值判断。慎终追远,如果只注重形式,甚至于造成迷信,那就毫无价值。倘若明白真正的用意,了解不忘根本的道理,寄以世代相传良好家风的厚望,那才真正有价值。

慎终追远,是善良的风俗。必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使不忘本的美德,持续地发扬光大。

慎终可以扩大为慎始善终,用在为人处事方面,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人生。一开始就正确,并且确保过程的良好,结果当然善终。

厚道是大家所盼望的良好风俗,彼此都表现出忠厚的态度,人间才更为和谐。大家都从自身做起,社会自然融洽,充满和气。

不把祭祀当做迷信,抱着不忘根本的虔诚和恭敬,加强家人之间的沟通,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孔子有德,治国的人士大多喜欢向他请益。

「子禽」姓陈名亢(kàng),字子禽,孔子的弟子。

「子贡」姓端木名赐,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

「政」指国政。

「抑」是反语辞,「还是」的意思。

「温、良、恭、俭、让」五者指孔子的盛德。

「让」是谦逊的意思。

「其诸」是或许、或者的意思。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会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到底是自己去求得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回答说:「老师是以他的温和、良善、恭敬、节制、谦让五种美德,获得大家的信任和赞赏,纷纷向他请益。老师能得到对这国政事的了解,跟别人是不相同的。」

「求人」和「不求人」,都应该以「合理」为原则。合理的求人,并不难为情。不合理的不求人,实际上是不负责任。

孔子不求人,也不标榜不求人,才是合理的态度。他以温、良、恭、俭、让的良好修养,赢得大家的敬仰。主动向他请教,如果再不理会,反而不好。

孔子善用不求人来求人,值得我们学习。

温厚、善良、恭敬、俭约和谦让,是子贡对他的老师孔子所加的赞美。这五种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加紧学习的。

自己修养良好,使别人乐于学习,这是最省力,也最有效的参考权。在所有权力当中,最值得大家学习。运用起来,也最有价值,最不受限制。

他人自动向我们学习,我们不但不应该沾沾自喜,更不可以明白指出,自己拥有很大的参考权。这时候愈谦让,他人愈愿意接受我们的影响。一旦自己说出来,效果必然减半。

温、良、恭、俭、让是五种美德,人人都应该以此为目标,终生努力不懈。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行礼要从容合节,才算可贵。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从容不迫为可贵。先王所有道理中,最美好的就在于礼。

不论大事小事,都应该依照这种要求去做。但也有行不通的,那就是知道礼要从容不迫而全心全意想从容不迫,不知道以礼来节制,也就行不通了。」

礼的后面,经常加上一个「节」字,成为礼节。意思是礼多往往令人怀疑,还不如有所节制,来得合理。

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以及所认可的善恶标准,所形成的共同习惯,便是礼。对社会中各个分子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约束力,构成大家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

我国先贤以从容不迫的可贵精神,力求减少礼俗对个人的过分束缚。只要我们在从容不迫和以礼节制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就不会觉得礼教吃人。也不致过分随便而令人吃惊,因而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礼和理同音,似乎在提醒我们,礼也应该合理。过与不及的礼,都不能达成和为贵的要求。人与人相处,固然和为贵,但是和要和得合礼,也就是合理,才不致和稀泥,令人厌恶。

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和、合二字。和而能合,那就必须人人知所节制。凡事以合理为原则,才能够在和谐中寻求密切的合作。

若是只知道和气,只求和谐,而不能用礼来节制,时间一久,便丧失了是非。这种和稀泥式的和,还不如不和。可见人人知礼、守礼,是和谐社会的必要基础。

礼多必诈,是一般人对于过分有礼的一种警觉。时时保持合理的礼貌,使大家放心。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yuàn)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说明待人接物的准则。

有子说:「与人相约定,要近于义理,才能如约地实践。对人恭敬,要近于礼节,才能远离耻辱。亲近应该亲近的人,也可以当做效法的对象。」

凡轻诺者必寡信,答应得太快,经常没有信用。主要是未经仔细的考虑,不能掌握合理的程度。匆促地答应下来,当然难以兑现。

对人过分恭敬,相当于自取其辱。如果拿捏分寸,待以合理的礼节,做到不卑不亢,那就恰到好处,不会招来耻辱。看到人家有机会接近值得亲近的人,必须好好学习,使自己也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他提出这样的心得报告,使我们在信守诺言、与人相处的合理态度以及仿效那些依靠可亲的人等方面,知所警惕,也有所效法。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凡是信守诺言的人,必定谨慎得不敢随便承诺。最好的方式,便是对于合理的要求应该承诺,然后全力以赴,至于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必须婉转加以拒绝,以免增加彼此的苦恼。

对人过分恭敬,令人产生讨好的感觉。就会引起怀疑:是不是存心不良?有什么不正当的企图?反而为自己招来不必要的耻辱。

看到别人依靠可亲的人,不必用负面的观点来加以耻笑,或指称为奉迎或讨好。反而应该多加学习,也逐渐亲近可以亲近的好人。

人生在世,最可靠的便是亲人,其次是师长和朋友。有值得亲近的,最好常常来往,多加请教。

注生活、服务百姓、凝聚力量、传递爱心、传播思想......尽在前途系统,微信搜索:QT0759 关注(前途系统)点亮精彩人生!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