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佛学  >  正文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位高僧用一句话解​释清楚了

在了凡四驯电影中,有几个儒生去请教了一位大师说:佛法论善恶报应,为如意随行,世情往往却是,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反倒门庭隆盛,以此看来,佛所说的因果不是太没有依据了吗?

中峰禅师说:凡情为涤,正眼未开,任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为什么不恨自己是非颠倒,反而抱怨天道,抱怨有差呢?

儒生:善恶何至于相反呢?

中峰禅师说:你且说说看,何为善?何为恶呢?

儒生说:骂人、打人是恶,尊敬人,礼敬人是善,贪财妄取是恶,廉洁自守是善!

中峰禅师说:为必然也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打人骂人皆是善,有益于己皆是恶。”

翻译:

中峰禅师说: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

解析: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禅师仅用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也就是什么常说的利他思维!

事实上善恶有真假,就像有些人,没有机缘,也没有慈悲心,刻意放生,买了几条鱼走到河边去放,结果还没到河边鱼就已经死了一大半,,说白了这不是放生,而是杀生,没慈悲心你放啥生,真有那本事你给我放放人!

中峰禅师解释说:凡人容易被世俗的见解所蒙蔽,心灵没有洗除干净,法眼未开,所以他们经常把真的善行反认为是恶的,把真的恶行反认为是善的。这些人不恨自己颠倒是非,怎么还能抱怨老天的报应错了呢?

普通人眼中的善与恶是这样的: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用礼貌待人是善。贪财,乱要钱是恶;不贪财,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

但中峰禅师不这么认为,他说:益人是善,益己是恶。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别人得到益处,那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那么就是恭敬人,用礼貌待人,也都是恶。

大公无私是善,谋求私利是恶。从良心上所发出来的善行,是真;不走心做做样子就算不上真善。为善不求报答,积累阴德,所做的善事,是真;目的不单纯,企图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善。

比如说,父母或老师为了孩子好,适当教育一下孩子,虽然严格,但不能算是恶,而是善;但父母或老师为了发泄私愤,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对孩子动手过重,则不是真善,而是恶。因此,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善是恶,要从他内心出发点来看,看他是有益他人还是有益自己!

当然这也有真假,就像某些父母教育孩子一样,是逼迫或者安排就学这个,做这个,自以为是,是为了自己孩子好,可事实上自己的孩子是对这个东西没感觉,心不在焉的,这就好比自己的孩子明明是雄鹰,非要把他放在地上去比赛跑,明明自己的孩子是雄鹰,非要逼着孩子去跟海里的鲨鱼比游泳,还以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是善!

事实上,再厉害的鸟只要你放到水里他也不过是只死鸟,再厉害的鱼你只要放到森林里去跟雄狮比也不过是只死鱼而已!

善恶,指善与恶。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卷五之意,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与无漏行法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有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其善恶之分际,在顺益与违损之差别。且善恶二者皆须贯串此世与他世,否则即为无记。

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则不为顺益,故非为善,而为无记性。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则不为违损,故亦非恶,而为无记性。

什么叫真理?

真理,就是让心不断的进化!

触摸真理,你不代表就获得了真理,你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人生最重要的方向;你可以在方式,模式,技巧上下功夫,你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在触摸真理上下功夫,而作为领袖之才,必须把触摸真理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第一目标,第一战略!

现代法律定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动机”,即动机善的,处罚轻一点;动机恶的,加重处罚。这也更符合善与恶的真正标准,更能让人心服口服。

正如《聊斋志异》中所讲:“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即:带有目的做好事,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应该提倡和奖励。无意之中做了坏事,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做了坏事也不应该受到惩罚,或者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益人是善,益己是恶!读完本文,您应该知道了何为善何为恶吧!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成就梦想,知识点亮人生,阅读开创智慧(前途系统)微信公众号:QT0759,助您全面阅读,提升整体智慧,提高人生格局,拔高生活境界,明生活之理,通生活之道,不断飞翔、成长,让生活更精彩!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