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不为己专为人,能恢复心量,智慧、福报也能恢复
我们起心动念,这是意念的现象,科学家今天讲意念,精神现象。有意念就有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跟着意念生起的,跟意念同时生起。虽然理上讲有先后,先有意念后有物质,但是我们看不出来它有先后,它的速度太快了。念头才起第一个念头是“周遍法界”,这个就是现代科学家说的“无量之王”,周遍法界,不管我们还是有意无意起心动念。有意的起心动念少,不管是有意无意,只要一动就周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全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
第二个周遍“出生无尽”。就像万花筒一样,它不停在那里转,千变万化。我们念头一起,此地没有看到什么变化,可能在他方世界因这一念而有变化,这是非常非常可能。这是什么?这是感应道交,善与善相感,恶与恶相应。我的善念,与诸佛菩萨的善念、与一切众生的善念,它相感;那这个恶念,跟魔王外道相应,跟一切不善的众生相应。这个力量都非常巨大,我们无法想象,出生无尽呢。
第三个周遍是“含容空有”。我们讲心量,一切众生每个人的心量都相同,大乘教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一切众生的心量统统是这样的,真平等,没有差别。觉的时候没差别,可是迷的时候就有差别了。迷失了自性这个心量变小了,这个“小”里头有差等,小大不同。
无论是物质或者是精神,都有这三个现象,我们一定要知道。知道之后一定要学会拓开心量,古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量大福大”。不但量大福大,量大智慧也大;小心量的人没有真智慧,有真智慧怎么会有小心量!这个道理要懂。量大,是福、慧都大;量小,福、慧都小。量本来是周遍的,换一句话说,你的福跟智是周遍法界的,跟诸佛如来完全平等。现在我们的量这么小,从哪里产生的?我执。总觉得有个“我”,有“我”量就小了,一切要为“我”。诸菩萨把这个烦恼转过来,他们听从佛的教诲,真干,那就是不再想自己了,真正懂得“借假修真”这个道理。
“借假修真”这个事实他们用上了,身体是假的,用这个假的身体把我们无始劫烦恼习气统统转过来。转过来从扩大心量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很好的目标。我不想自己了,专想别人;我不为自己,专为别人,你的心量就恢复了。心量恢复了,实际上就是你的智慧、福报恢复了。是这么个事情!智慧、福报跟心量的关系太大太大了。佛菩萨聪明,佛菩萨有智慧,佛菩萨认识人,他认识佛,他认识菩萨,凡夫不认识。佛菩萨苦口婆心来教他,他半信半疑,好像是懂得了,没有去做。心量不能拓开,不能把自己忘掉,不能专想别人,这个他做不到,所以他的智慧跟福报不能现前,原因此地。如果我们真懂得了、真明白了,你就真干了。真干就利益无边,确实在很短的时间内你的福慧就增长了。福慧增长了,你的法喜才会生得出来,修学佛法的味道你就尝到了。古大德说,“世味哪有法味浓”。这个世间乐的滋味跟法味比,怎么比也比不上。尝到法味的人,那才勇猛精进。味道尝到了,真乐,这不是假乐,乐此不疲。
一般人学佛为什么那么艰难?法味没尝到。为什么法味没尝到?烦恼、业障太重。那用什么方法去消业障?就断烦恼,无过于念阿弥陀佛。但是,很多人不懂,很多人不相信:哪有这么简单,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把业障、烦恼消掉。不相信。所以这一法叫难信之法。古大德常说“难信,易行”。你要真信、真干,效果殊胜不可思议。
……
见分和相分在法身菩萨,它作用的时候多,为什么?它能够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众生有感,它就起应。起作用要靠这些。但是佛菩萨起作用跟众生起作用不一样,众生是八识,迷呀;佛菩萨起的作用是四智。可以依照八识那种模式起作用,他并不是八识,他是四智。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印度,示现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有没有用八识?没有。他用八识,他就往下堕落了。他用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他用的是四智普通,不是用八识。我们凡夫以为他用的是八识,以为佛有分别、有执着、有起心动念。全错了!他决定没有。
……
大日如来就是阿弥陀佛,大日如来就是释迦牟尼,大日如来就是毗卢遮那。一个人在某一个境界里头用不同的名号,实际上是一桩事情。明白这个道理,一切边见、成见都能化解了,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自然生尊重想,不再有差别的观念,这就对了。
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这“一法”是任一法,没有专门指哪一法。任何一法都是一样的,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了解事实真相都是清净、平等、和谐,十方诸佛刹土无不如是。今天我们这个世界乱了,把灾难给乱出来了,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古时候没有这种现象?古时候的帝王、古时候的大臣、古时候的人民,接受圣贤教诲,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所以,灾难不是没有,规模很小,伤害都不大,原因在此地。
为什么6成中国女人对老公都不满意?这六个答案告诉你
来源:
人最大的教养,是善待父母
来源:
“富不入三地,穷不近二人!”老人言,句句都是智慧!
来源:
生气的时候,就看看这4句话
来源:
佛说:别让心太累
来源:
如果一个人的福报彻底减损了,会怎样呢?
来源:
不着急,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来源:
忍,是人生的最高修养
来源:
吕生荣:人生只做一件事
来源:
星云大师: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来源:
恋爱有哪些道德?
来源: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生命的价值与生死观
来源:
净界法师:为何什么做不好?因为8种过失遮住了智慧
来源:
佛说:独处,是最好的修行
来源:
心律法师:改过的机会可以重塑人生
来源:
人生路上,每一个彷徨的渡口,唯有自渡
来源:
万物皆有矛盾
来源:
人生,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