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文化  >  正文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摆架子

被称为“复播之王”的老版电视剧《亮剑》里,有这么一个情节。

李云龙和赵刚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在排队的时候,因为人多拥挤,后面一个女的踩到她前面一个男人的脚。

于是两人开始争吵起来,女人的丈夫也参与进来,与被踩的男人推推搡搡。

在后面排队的李云龙出来主持正义,结果三个人却把矛头对准了李云龙,女人的丈夫更是出言不逊。

一气之下,李云龙抓住女人丈夫的衣襟动起手来。

当他们被带到军官所,负责处理事情的小同志摆起了架子,当李云龙刚想解释,他便大声呵斥:

“那么多废话,动了手还满不在乎,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专政机关,老老实实到一边呆着去!”

当李云龙耐着性子劝他先把事情弄清了再说,他更是大声呵斥:“废什么话,站好了!” 

李云龙顿时火冒三丈:“找你的领导过来!”

边说边亮出了工作证。

这名刚才还神气十足的小同志,马上吓得站起来向李云龙敬礼。

当今社会,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情形,一些身份越低的人越喜欢摆架子,而且架子大得吓人。

在我老家,流传着一句俗话“骡子架子大有力气,人架子大了不值钱”,对摆架子者无疑是个辛辣的讽刺。

说到某个人有架子,我们经常会说摆架子,或者端架子、摆谱、讲排场,总之是刻意为之而不是真情流露。

摆架子的人高高在上,只顾自己舒服,不管旁人感受,令人生厌。

而不摆架子的人,因为能低调做人,平等待人,更受人尊重。

架子是扔在地上也没人捡的东西,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会摆架子。

01

不摆“架子”,才有“面子”。

曾看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青蛙喜欢摆架子,自觉大得不得了,当有人说它大不过水牛,于是它拼命往肚子里吸气。

结果,青蛙把自己的肚皮胀爆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像这只青蛙一样,喜欢摆架子,期待、乞求甚至胁迫别人认同自己。

这其实是心理上的不自信、人格上的不成熟,非但得不到尊重,反而会丢了“面子”。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在《享受岂能是头衔?》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大学教授写了一书稿,投给某出版社,见数月没有回音,便写信去催问。

内容只一句话:某日寄去某稿,不知下文如何。

下面的落款倒有20多个头衔,包括“享受津贴”,占了大半页纸。

那个编辑也有水平,先用大半页纸照抄了这20多个头衔,再呼某某先生,正文也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梁衡为此感慨说,想来这编辑回信的当时,内心一定荡起强烈的厌恶与轻蔑,他指的水平当不只是文稿的水平。

我真为这位教授感到脸红。

来稿面前人人平等,书稿能不能出版,编辑看的是质量而不是名气。

可他却不明白或者说不愿接受这个常识,把头衔列了一大串,其实是在向编辑摆架子,希望能镇住编辑,结果自取其辱,面子丢大了。

弘一法师说:“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当一个人需要外在的排场、众多的头衔为自己撑起脸面和威严时,排场越大、头衔越多,就越显得其器量狭小和见短识浅。

而谦卑地低下头颅的人,其背后所蕴藏的往往是恢弘的器量和深远的见识,这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架子”是表象,折射的是内心,反映的是摆架子者缺乏修养,浅薄、无知、傲慢,非但为自己争不了“面子”,还会引起他人的厌恶和疏远。

02

放低“身架”,更有“身价”。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常说:

“我最讨厌人摆架子,然而偏偏有人爱摆。这是一种极端的低级趣味的表现。”

季羡林先生讨厌别人摆架子,自己坚决做到不摆架子。

在《病榻杂记》中,他希望:

“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

这三顶桂冠指的是民间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称号。

当时,每到过年的时候,季羡林都会亲自去给学界的同仁拜年,无论到谁那里,他都是身板笔直,恭恭敬敬地贺年。

有一次,他到著名教育家陈岱孙先生家,正好《陈岱孙文集》出版,陈先生便送了两本给季羡林。

季羡林连忙起身,半躬着腰,双手接过,连声说:“谢谢,谢谢。”

恭敬得就像老师面前的小学生。

有一年北大新学期开始,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来报到,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季羡林走来,因为年轻学子不认识他,就拜托他替自己看一下包。

季羡林爽快地答应了,等到学子办完手续,已过了近一个小时。

直到几天后举办开学典礼,这位学子才惊讶地发现,为他看包的老人竟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季羡林的谦恭令他更受人尊敬,每年的大年初一,只要他一推开门,总能看到门前的雪地上写满了问候和拜年的话,那是不忍心打扰他的青年学子们在向他表达崇敬之情。

钢琴演奏家郎朗说:

大师都是没有架子的,只有半桶水的人才会摆架子。其实,摆架子是最愚蠢的做法,一下子就把自己跟人群隔离开来。

季羡林作为大师当之无愧,但他却不摆架子,谦虚低调,尊重别人。

他并不会因为放低“身架”而减分,反而在别人眼中更有“身价”,更受人尊重。

真正厉害的人,越是有了很高的职位、很多的成果、很大的名气,越是没架子,越显得谦卑。

因为他们知道,不摆架子并不会失去什么。

这样平易近人的人,更能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

03

放下“架子”,才有“样子”。

鲁迅先生曾说:“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一旦发了点财、出了点名,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架子十足,似乎什么事别人都得顺着他。

结果架子端了起来,形象却落了下去,样子很可笑。

有一年,一位苏南老板来到著名画家陈大羽处,见面就甩出几万块钱:

“你给我画只最好的鸡,有钱能使鬼推磨,我要为工程送礼。 ”

陈大羽不客气地回答:“我的鸡留着自己‘吃’呢,不卖!”

事后,陈大羽跟人解释说:

瞧他那架子摆的,好像他钱多能买到一切。

如果给他画画,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我岂不也成了他的“推磨鬼”?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我总觉得做人要实实在在,没必要弄一个什么架子,刻意张扬。”

这位老板刻意摆出一副有钱人的架子,就是在张扬自己财大气粗,想用这种方式来得到别人的仰视,结果反而凸显了他的无礼和浅薄,自取其辱。

日本有一句谚语说:“没有黄鼠狼,貂也摆架子。”

“架子”,代表一种自高自大的装腔作势,摆架子的人大半是因为不自信,觉得不端个派头,就没有气场,别人就对他不够尊重。

而真正厉害的人,对自己有信心,内在气场强大,没必要刻意去摆架子来造势。

这样的人,能真正地平等待人,更有亲和力,也更有人格魅力。

04

不自信的人,才喜欢摆架子。

《格局》这本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人对人的看法,基本上都来自对自己的看法。我们会把自己的感觉投射到别人身上。

按照这个观点,喜欢摆架子的人,其实是心里唯恐别人看低了自己,希望借着“架子”让人高看一眼。

这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资深心理学专家曲伟杰说:

“架子”通常是太自卑的产物,本质是心里没底。不自信的人才愿意“拿架子”,真正厉害的人,他们往往没有架子,只是默默地用实力说话。

他认为,“架子心理”是种画地为牢的心理,摆架子等于在心理上先绑架了自己。

放下架子,既是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胸襟。

还是那句话,“骡子架子大有力气,人架子大了不值钱。”

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应该向真正厉害的人学习,低调一些,放下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架子,保持一份低调平和的品格。

关注生活、服务百姓、凝聚力量、传递爱心、传播思想、......尽在前途系统,微信搜索:QT0759 关注(前途系统)点亮精彩人生!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