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佛学  >  正文

最难修也最易修的改命法门(下)任何人都适用

【东华禅】

以人为本,借事炼心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续“最难修也最易修的改命法门(上)”】

开悟证果——布施

修行应当从哪里下手最容易成就,最容易与佛菩萨、与道相应呢?(答:从“慈悲”下手……从“奉献”下手……)

我发现我们这里,MH的嘴巴特别厉害!真的,这里任何人的口才都比不过他。语言般若你似乎具备了,但还缺少一大部分,还没有落实。你的头脑在我们这个团体里是最敏锐的,第二个是YQ。但你们都缺少耐力。

学佛是要落实在行为上。今天你和DH两个回答得非常准确,一个是奉献,一个是慈悲。

你们两个回答的名词不一样,实际上是同一条路。这是与佛菩萨、与道相应的唯一途径。

你有智慧、有功夫、有定力,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慈悲。

只有慈悲,你才能成为佛菩萨。有定力能与“道”相应,但绝对不可能与佛菩萨相应。定力只是修道的基础。

佛菩萨不属于道,他已经超越了道,超然独立于道之上。

为什么大乘菩萨路线把“布施”摆在第一位呢?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走“布施”这条路呢?

因为我们没有无我的精神。我执太重,怎么布施呢?

之所以我执重,是因为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当然也就谈不上奉献。

实际上奉献就是布施。所以我说MH的回答击中要害了。

大家都想成佛、成菩萨,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慈悲!

菩萨之所以有悲心,是因为他有宽广得无法形容的心量。

没有这样的心量,何来的悲心?没有悲心,何来的智慧?没有智慧,何来的神通?

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建立在“量”上。有了这个“量”,福报、功德、智慧、神通,都会接踵而至。

所以佛菩萨在制定大乘修行路线的时候,没有把“慈悲”摆在第一位,而是把“布施”摆在第一位。

因为前者的含义太广了,把后者摆在第一位,我们更容易理解,修行路线会更具体、更清晰。

“布施”给大家的感觉更具体、更明确,无非是布施钱财,布施体力等。

布施是最容易做到的,实际上也是最难做到的。最难的往往也是最容易的。

譬如你骂我,我不回嘴;看到地上有脏垃圾,主动去清理……这些都是布施!

可是最简单的,恰恰是我们凡夫最难做到的。

做错事挨了骂,都心生怨恨,更别说认错了;同住一个寮房、同在一个办公室,连自己份内应该负责的卫生都不搞,更别说主动去搞大家的卫生了。

一个修行人要想把自己内在的潜能开发出来,唯一的方式就是奉献,即布施!

学佛不是向外索取,而是把内在的力量拿出来使用。就像把井里的水不断地往外提,让井水不断地往外冒一样。

只有通过不断奉献的方式,我们内在的潜能才能打开,才能进一步与佛菩萨相应,与他们同一体。

如果你违背了这个路线,而是用索取的方式,把外面的东西往里搬,就如同把外面的水往井里倒一样,最后,井里的水一定会干涸。

把井水往外提,它不仅不会枯竭,而且还会源源不断地往外涌。

同理,将心灵的力量不断地释放出来,用出来,你将具有与佛菩萨同样的力量!

为什么罗汉与佛菩萨的区别那么大呢?因为佛菩萨是往外释放力量。而罗汉不仅不往外释放力量,甚至还从外面索取力量。

为什么初地菩萨的功德、福报胜过千百亿个罗汉的功德、福报呢?

罗汉修成以后是“自受用”,而菩萨从初发心的那一刻开始(还没有修成),就已经具备了让“他受用”的精神,就已经让众生受用了,何况修成以后?所以说罗汉不能续佛慧命。

譬如在座的都有挑50斤担子的力量,可是谁也不愿意去挑。而有人根本挑不动50斤的担子,但是他愿意挑。

你能挑50斤的担子(有这个力量),但你不愿意挑,没有让众生受益,所以你只是个罗汉。

而他虽然只能挑20斤(力量没有你大),但他愿意挑,他已经让众生受益了,所以他是个菩萨。只要他不停地挑下去,总有一天能挑动100斤的担子!

过去的人强调见地和行愿,现在的修行人恰恰不注重这两点。

一个没有见地的人,绝对不会去行愿。因为他不知道行愿的重要性。

为什么过去开悟的人,已经得到了根本智,还要十年如一日地行愿呢?

没有行愿的人,尤其是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贪图清净的人,你与外缘切断了,福慧怎么培养起来呢?

你没有福慧,来世怎么可能做人呢?往生西方净土更是免谈!

无论你有没有开悟,对于行愿,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也就是说要孜孜为善,念念为善,时刻都不能放弃。

成佛作祖——布施

来果禅师讲过一句话:凡是能发心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参禅打坐的修行人,都是佛菩萨再来。

即使他不是果地上的佛菩萨,也已经是因地上的佛菩萨,已经列席了!

何为“列席”?就是他已经超越了三恶道,极乐世界已经摆好了他的位子了。

虽然对于往生极乐世界而言,他的力量还不够,但是已经有一个位子摆好等着他了,他已经列席了。

就我们目前这种修行的心态,不可能直接到极乐世界!必须到三恶道去“游玩”一圈,才有资格到极乐世界。

我们没有理由不入三恶道,哪怕我们口吐莲花也没有用!魔鬼都能口吐莲花,但他仍然免不了六道轮回。

不过东华禅寺有几棵苗子可以避免入三恶道。虽然他们的功夫还不够,但基本心态已经具备了。

你连最基本的心念都没有转变,仍然是凡夫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怎么能不种三恶道的因呢?

如果你是个没有学佛的人,有什么想法做法很正常。可是我们在座的都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人,那么我们就已经不是俗人,不是凡夫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的念头不从凡夫的方向转到佛菩萨的方向呢?

虽然我们现在不具备佛菩萨的功夫,但是我们的念头、思维方式一定要转变,转不了也得转,除非你不学佛。

六祖讲“六七因上转”,就是强调学佛的第一步,首先是转变观念。

第六意识(即头脑)、第七末那识,在因地上就必须“咔嚓”一声把它转过来。转不过来,想学佛,免谈!

前五识、第八识要等到成佛的那一刹那,才能彻底转变。

佛菩萨并未要求我们把前五识和第八识马上转变过来。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学佛的第一步,先把自己的第六意识(你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

如果这一点你做不到,不狠下功夫,学佛免谈!

古人讲出家容易修道难。等到有一天把道修好了,又说修道容易弘法难。

现在想起来,过去很多独觉佛之所以要做“独觉佛”,可能就是缘于此。老子就是独觉佛。

可他还是把慧命延续下来了。他幸运地写下了五千言,传给了他的弟子,然后才走掉。

释迦牟尼佛没有老子那么有清福,他是一个忙碌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具备法身、报身、化身的三身佛。

而老子就不是三身佛。因为他付出的没有悉达多的多。

我们常讲要开智慧,既然是“开”,就说明里面原本就有,把里面的智慧拿出来用,就叫“开”智慧。

我们所要学的就是如何把它打开。可是许多学佛的人却喜欢从外面索取。

如果你用持续不断地从外面索取的方式来修福报、修智慧,只会让自己福报、智慧的源泉变得干涸,让自己往下沉,往下堕!

修行是把里面的东西往外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往里装。

学佛的路上,你付出一分,就得到一分;付出十分,就得到十分。

绝对不会像做生意那样,有时候你投资一百万,可能会亏得血本无归!

学佛绝对不存在亏本的问题。佛教有一句话:没有天生的弥勒佛,也没有自然的释迦佛,都是经过累劫累世修炼而成的。

我曾讲过为什么佛祖要把“六度”的顺序那样排列,把布施排在第一位呢?

如果你把“布施”修好了,根本不愁智慧。

可是我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今天出去做事,我又赢了——又把对方击败了,又把对方的钱赚到手了!

岂不知在另外一个无形的空间里,你的福报又少了!因为你得到有形的,就会失去无形的。

有形的东西都是表相,无形的东西才是根本。有形的东西是受无形力量的支配。

想成佛的人不从“布施”入手,绝对没有成就的一天!

“奉献”是现在的名词,传统宗教都是用“布施”一词来表达。

通过不断地布施,不知不觉中就成佛菩萨了。

你不走这条路,坐在这里不动,认为自己每天在持戒、忍辱、精进。实际上,你心灵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你本来可以成个菩萨,却只成了个罗汉;你本来可以成个罗汉,却成了一潭死水、一棵枯木!过去的祖师大德经常呵斥那些修枯木禅的人。

其实,在智慧中产生的喜悦,远胜过在禅定中产生的喜悦。

可是现在的人都走偏了,都追求禅定中的喜悦,而忽略了智慧中的喜悦。

要想有持久的喜悦,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智慧。智慧开了,就是在散乱中也会有喜悦,而且这种喜悦会永远存在。

定中产生的喜悦不会持久,非常微细,出了禅定就没有了。

历世炼心就是为了开智慧,产生喜悦。打坐,一天又能坐多长时间?坐上两个小时,就痛得龇牙咧嘴了。如果是智慧中产生的喜悦,身体岂会疼痛?

虽然佛教讲究定慧双修,但是相对“定”来说,“慧”比较容易出现,而“定”不容易进入。

你想获得世间的智慧不需要入大定,但要想读懂佛经,必须开大智慧。而要开大智慧,又必须入大禅定。

有很多“大活佛”,“活佛”是假,福报是真。因为有福报,承受得起“活佛”的称号。

圆满功德——布施

大家都知道福报是修来的,怎么修?是靠打坐修来的吗?打坐叫作修“定”,充其量只能修出一点“慧”。福报可不是通过盘腿打坐修出来的!

我们连最基本的福慧资粮都不具足,但欲望却膨胀到了极点——想了生死、成佛,想起来都觉得可笑!

《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极乐世界”。

在座的多数都懂一点相学、命学,你们看那些富贵的人,有哪一个是尖嘴猴腮,嘴歪眼斜的?

福报是怎么来的呢?累劫布施修来的。别小瞧了福报,没有福报,做不成事;有了福报,自然会有人护你的法,要什么就会有什么。

但往往生死难了。因为执著、留恋眼前安逸的生活,菩提心很难生起来。只有穷人才容易了生死。

所以佛门里讲:富贵修道难。

古人讲:“穷要穷得干净,富要富得秀气。”道场要体现出清净。“清”为不染,“净”是不乱。

“富得秀气”是不能因为有钱就讲排场,摆阔气,吃、穿、住、用,什么都搞得多多的,大大的,而应该恰到好处。

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吃不穷,用不穷,但可以把它败穷。

每一样东西都要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极限,也就是所谓的“物尽其用”。

一个修行人首先要相信因果。好多出家人不相信因果,但相信福报。

福报不是修来的吗?再大的福报,不去珍惜,也会有败光的时候。

比如你能活80岁,这80年要吃掉3万斤大米,可你20年就吃完了,那就没理由再待下去了。

寿命没了,也就没有机会修福报了。要修福,就要长寿。要长寿,就要节约自己的福报。

修行人一要修福报,二是修智慧,福慧能同时兼修则更好。

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有智慧也是有福报的体现。

只有具备了智慧,才能成就世间、出世间的事。只有具备了智慧,你才知道怎么修福报。

一个人成就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福报。只有福慧具足了,才能悟道。

修道只有大福报的人才做得到。并不是你坐在这里清净自在,没人打扰,就证明你有福报,这不叫福报。

任何人只要狠一狠心,不管家庭,不管工作,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问题是,你这样坐上几年,能否悟道?

现在学佛的人总喜欢一个人躲起来修。长期如此,功德福报怎么圆满呢?

所谓的“功德圆满”、“福慧俱足”,是要在红尘中任劳任怨地历炼才能获得。

纵然你修行开悟了,如果没有福报,做事也还是做不成。一个人要成就大事,智慧重要,福报也重要。

就我们目前做人做事的方式,连福报都培不了,都培不进去。为什么?不知道感恩,也不愿意奉献。

福报从哪里来?从感恩中来,从奉献中来。可是,我们都是带着一种索取的、占有的、贪婪的心在学佛、在做人。

经常看到一些大施主往庙里施舍财物,那是人家福报大。按理讲,我们出家人是修福修慧的,为什么福报还没有人家施主大呢?

有的人会诡辩:我怎么没他的福报大呢?他把钱拿到我的庙里来,这不就是我有福报吗?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仔细分析,并非如此。

功德福报不是先天就俱足的,而是修来的,修圆满的。好多学佛的人看上去没有一点福报。

有的人生来就是小脑门、瘦鼻梁,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生来就没有福。为什么会这样?前世没有修福报。

世俗上能干大事业、有一番成就的人,哪一个是头尖额窄、歪歪瘪瘪的长相?不都是五官端正,相貌堂堂?

古人讲:“一官长好,十年好运”。如果你五官长得好,就有五十年好运!

为什么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佛没有一相是缺漏的,全都是圆满的。

大家都知道这是无量劫慢慢修来的。正因为他方方面面都俱足了,这一世才能做佛祖。

所以,如果我们想成佛,就必须俱足成佛的福慧;如果不想成佛,只想“了生死”,也必须俱足“了生死”的福慧。

就如同,你想当教授,就必须俱备教授的水平;想上大学,也必须要有高中毕业的水平。

一个学佛的人必须福慧双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确实很精明能干,但生活却穷困潦倒。

而有些人看上去傻乎乎的,嘴唇厚墩墩的,不太会讲话,但一做事就成功。

学佛的人没有机会修福报,就要修智慧;没有机会修智慧,就要修福报。两头总要抓一头。

修到“功德圆满”,你就成就了。说得直白一点,你的福慧圆满了,你就开悟成佛了!这就叫作“功德圆满”了。

福慧不俱足、不圆满,怎么可能开悟呢?所谓“心想事成”,是因为你的福报、智慧圆满了。

要想功德圆满,唯一的下手处就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修的。除此之外,绝无第二条路可走!

学佛修道的人不相信这个道理,永远也修不上去!

一个修行人最难修的就是“布施”这个法门。如果你把布施这个法门修好了,你的功德福报就圆满了!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