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作者:茗荷
来源:张德芬空间(ID: tefenchangpublic)
君子和而不同。
01
每个人都想按自己的意愿活,但又不允许别人这么做。
“我退群了。”
小米说的是她所在的投资群。
“为什么?”
我很诧异,要知道,那里面大部分都是身价不菲的大佬,不少人已经财富自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高净值人群。
原来,疫情爆发以来,群里经常在开撕。
一开始是因为有人总是抓住国内做得不好的地方批评指责,然后把国外的医疗卫生水平等等拿来做对比,而支持的一方认为疫情刚刚爆发,对任何国家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不能不允许中国犯错。
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外抗击疫情的短板也开始显现,这个时候,原来批评政府的人努力寻找证据证明国外的优秀做法,而另一部分人开始寻找各种数据和报道进行争论。
围绕抗疫,围绕方方日记,双方争得不可开交,上升到文化、体制,严重的时候甚至有人上升到人品学识,开展人身攻击。
“我实在是没法呆在里面了,这种争论毫无营养,且影响和气。我只好退群了”。
好几个人拖他回去,她没有再加入。
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情况:
——围绕中西医,喜欢中医的人对不使用中医的人嗤之以鼻抱着同情可怜的眼神,喜欢西医的人攻击中医缺乏科学和依据,双方互不相容,甚至有人专门写长文来相互舌战,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
——围绕孩子上学,妈妈认为如果不在小学就进入私立双语学校,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爸爸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快乐最重要,完全没有必要在那么早的阶段焦虑,双方一副“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态度争得不可开交。
结果呢?——无解!
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各自带着各自的观点和三观在生活着。
反倒是,因为这些争论,浪费了宝贵的精力,破坏了沟通的氛围。
然而,一个成熟而智慧的人,往往会懂得,人是需要克制自己说服别人的欲望的。
02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说服别人?
首先,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
然而,我们真的是对的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真正的事实,是由多个面向构成的。
我们所认为的事实,不过是我们眼中的局部事实而已。
一个刚刚在白天被上司逼迫把职位让给新来的同事的丈夫,回到家的时候和妻子因为小事吵了一架,想静一静,此时就出来走走,路上进地铁站的时候因为下雨路滑又摔了一跤,上地铁的时候,因为有人挤,不小心撞疼了他,最近经历了诸多不顺的他心态崩了,开始骂开了。
几分钟后,情绪平息的他还是把他的座位让给了刚上来的奶奶。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人把他骂人的场景拍了下来并上了网。
于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有了大相径庭的解读。
妻子:“他竟然因为一个蒜头跟我争,简直不可理喻”。
拍视频的人:他随口骂人,他是个没素质的人。
奶奶:这真是个有爱心的年轻人。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是说我们只会把认知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信息源上。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只会关注我们想关注的,所认同的,而自动地过滤掉那些不符合我们认知,不想关注的信息。
一个人的经历、接受的教育、工作环境以及个人的认知结构等等很大程度影响了一个人的判断力。
亲眼所见都尚且不一定是事实,更何况我们有时候还是从网络上获取的二手三手信息呢?
基于局部事实上的争论,原本就站不住脚。
更何况,有时候网络上信息冗余太多,缺乏基本的逻辑和根据,连事实都谈不上。
另外一个说服别人的动机在于,我们对于我们所持有的观点和信奉的东西没有信心,渴望有人认可。
如果我在家里存储了几百斤黄金,我是不会要去说服别人“这很值钱”的,因为它就是毫无争论的有价值的。
只有当我对我所持有的事物并不是那么有底气,不坚定的时候,一旦遇到别人反对或者否定,才会想去反驳,并获得认可,甚至是,对方不认可还会生气。
我们可能很少看到一个男性在网络喊出来“男性要独立”,而更多地是讨论“人要独立”,为什么呢?
因为这一理念几乎每个男人从小就知道,如果一个男性想要在社会和家庭中赢得尊敬,独立是基本条件,也是普遍事实。
反过来,我们会经常地听见女性会不断地告诉自己和他人,“女性一定要独立”,这种独立,有时候是在说经济,有时候更多地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
但恰恰是因为不少女性对独立的理解简单理解为“我靠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而对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同,才会特别渴望社会和他人能认同这一点,一旦有人对此事作出异议,就会招致猛烈的抨击。
那种“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没有男人我也可以一样活啊”把男性当作敌人是一样的,只有不自信,缺乏底气,才会陷入狂热、缺乏理性的维护和辩论中。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还有一部分人是在通过说服他人刷存在感,显示自己的智慧和不俗。
在论辩当中,旁征博引,口吐莲花,重要的不是辩论的内容,而是,他们以笑傲天下的态度好好地向外展现了一把实力,末了,顺便来一句“你还是多读点书吧!”让人惭愧之至。
其实这样的人,或许真的有一定实力,但是,仍然对自己的肯定是不足的,他的价值感,很大部分建立在他人认可和关注之上,一旦被忽略或者是遗忘,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那些从镁光灯前、重要岗位上离开就感觉巨大不适应的人,就是属于这一种。
03
克制自己不去纠正别人,背后是高级的三观。
一个成熟而有智慧的人,会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选择和相信的世界里,不会花大力气去说服别人。
凡是可以争论的东西,从某种角度理解都是有道理的。
喜欢看《奇葩说》的人不难发现,面对“在火灾中,先救猫还是救画”这种辩题,在没看辩论之前,你很可能有一个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听辩论赛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反对的观点仍然有很多部分你会认同。
除了那些类似于1+1=2这种没有争论的结论外,我们生活当中的绝大多数事情或者是观点,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人看来,都会出现不同的解读,并且,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那么,这可能提醒我们一点,一个智慧的人,他并不会屏蔽超出自己理解和认知的东西,会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去注意吸收跟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了解未知的事物。
当你有了静下心来听别人观点的态度,便没有了匆忙辩论的念头。
君子讲究和而不同,需要允许别人持有不同的价值观或者是观点。
有个朋友,因为一直喜欢到处看看,在全世界走过了二十多个国家,光幼儿园,孩子都上过四个国家的。
因为见到了太多国家的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发现孩子一个明显的特点,从来不会认为他人的观点或者生活方式是不可接受的,她的女儿碰见任何奇怪的,超出自己认知的事情,都不会去忙着评论,而只是在观察和学习。
她们一家人都有这种特质,对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表示接受和认可,并没有纠正对方的冲动和念头,保持开放的心态。
这种态度,让女儿特别受益,无论她走到哪个学校,她总是班级里最受欢迎的那个。
成人的世界里,相互的争吵和不理解的根源有时候就在于此,我们总是忙着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希望其他人能够接受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渴望身边人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或许,我们忙着说服别人,忙着反驳别人,恰恰是我们经历得太少。
君子和而不同,允许别人如其所是,允许别人持有不同的观念,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学习的课题。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请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和体验需求。
还有一个不提倡去花时间说服别人的原因在于“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处的“道不同”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说,人的生命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的,每个人要体验的东西并不相同。
你不能用你的观点和人生经验试图去说服别人,哪怕对方是你的亲人,哪怕很明显他的做法在你眼中是极其愚蠢而错误的。
孩子不犯错不会成长,一个不注重身体的人只有迎来疾病才会真的注重健康。
只有允许对方有不同的经历,允许他去犯错,去成长,他的生命体验才可能完整。
更何况,如果把时间段放长一些,你怎么知道,对方的路是走得错的,而你,就是正确无误的呢?
因为,我们的,未必是对的,而他,也有按照自己心意表达和选择的自由。
佛说:水不洗水,尘不染尘
来源:
心里装着温暖,总会遇到阳光
来源:
信心与耐力是做事的根本
来源:
达真堪布:你是上去,还是下去,怎样利用人身是关键
来源:
恋爱有哪些道德?
来源:
这五句话,永不过时!(送给所有人)
来源:
命运的平衡法则,你知道吗?
来源:
南怀瑾:人生有三道坎,几乎每个人都会栽跟头!
来源:
黄国达居士:大自然的观想
来源:
告诉离婚女人:离婚后,无论有多难,这四条路千万别走!
来源:
不要等财富来了,自己的福报却空了
来源:
吕生荣:你听不进去的,往往都是你需要的
来源:
佛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
来源:
雪漠:行为是心灵的明镜
来源:
大安法师: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来源:
陈道明: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独处!
来源:
净界法师:为何什么做不好?因为8种过失遮住了智慧
来源:
星云大师:跌倒的收获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