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经典  >  正文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

大愿法师讲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发起无比菩提心,积累广大二资粮。

敬礼现前正等觉,一切智尊释迦佛。

为令有缘悉趣入,解脱之门无误说。

开遮持犯清凉戒,大悲恩德难思议。

诸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菩萨吉祥!非常欢喜,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有缘共聚一堂来学习《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华严上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希望能够以我所知的佛法大海中的一滴来供养诸位善知识。

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能够得到人天的安乐和究竟解脱的安乐,所以我们来学习《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为什么要受戒

这部经很浅,是讲小乘的别解脱戒,并且是讲居士的五戒,但是很重要,是我们修行解脱的基础。正如我们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警察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同样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生活规则才能平安、健康、幸福地度过一生。这个生活的规则就是五戒。

事实上五戒里面的前四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个四条称为性戒。如果犯了是性罪,意思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不是信佛,是不是受了五戒,违犯了都是罪过。所以说前面的四条是为了保持社会安定的根本道德准则。

并且一切宗教他们的行为规范都与这个四条相通,在基督教里面有摩西十诫,最基本的四诫也是这个四条;在伊斯兰教里面,《古兰经》上对于生活规则的规定也与这个四条相通。

在中国来说,我们儒家的思想所说的五常也与五戒相通。后汉时期,有一位牟子就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一致。他作了一篇《理惑论》,上面就说五戒与五常的精神完全一致,不杀生就是仁,不偷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妄语就是信,不饮酒就是智,所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也都在其中。

那么可见五戒不单单是佛教之中诸戒之母,也是其他各大宗教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所以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准绳。

所以事实上我们非常有必要能够了解五戒。有一些居士已经学佛很多年了,但是不敢受戒。什么原因呢?第一个是认为,好像受了戒就没有自由,受到约束。其实是不是受戒就会增加我们的束缚呢?不是。应该说我们能够真正地持好五戒,才能够得到更广大的自由。

我们冷静想一想,凡属是那些触犯刑律,或者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他们的罪归根结蒂都是犯了五戒。比方说伤害其他人、杀人、毁容,这些都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勒索、偷税漏税,这些应该都是犯了偷盗戒;乃至于嫖娼、重婚、包二奶,那些都是犯了邪淫戒;诽谤、作伪证、或者背信弃义,这些都是犯了妄语戒;吸毒、饮酒,应该这些都是犯了饮酒戒。

所以说因为犯了极重的五戒就失去自由。我们也就可以明白,真正能够了知五戒的内涵,并且守持好清净的五戒才有真正的自由,应该说五戒的真义就是自由。我们因为受持好戒法,所以现世就能够欢喜自在,就能够更健康、更快乐地生活;并且我们的家庭就更和睦;当来我们也因为持好五戒,所以能够超出轮回。

还有一种因素,有些人是学佛不敢受戒,他就有一个误解,认为我受了戒,万一犯戒的话要堕地狱,所以很害怕,就不敢受戒。

佛陀住世的时候,比丘尼里面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叫做莲花色比丘尼,她证得果位以后,就劝导很多的女众出家,修行,受戒。然后那些人就跟她说,我们不敢受戒,因为受了戒以后,犯戒的话要堕落。

莲花色比丘尼就给她们开示说:宁愿受戒,因为宿世的业力犯了戒,然后再去忏悔,这个就要好过因为怕犯戒而不受戒。我们受戒以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所以罪业会减轻,还有将来得度的机会。如果不受戒的人,他犯了戒不知道忏悔,罪业会越来越重,所以会沉沦到三恶道中间去。所以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也不要不受戒。并且来说,我们如果能够受戒,那个解脱的种子就种下来了。

还有一重原因是,有一些人说,那这样子的话,我也尽量做到五戒的要求,但是我不受戒。这个跟好好地受持五戒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我们不肯受戒,但是会按照五戒的要求去做,比方说不杀生,如果你没有受戒,也做到了不杀生,那只有在逢缘对境的时候才有功德。你家里的人买一条活鱼回来,然后你说,我虽然没有受戒,但是我不杀生。这样子的话,你在遇到这个环境才有功德。但是我们受了五戒,得到了无作戒体,而这个无作戒体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我们受了五戒以后,不管有没有遇到那个环境,只要不犯,我们的功德都在日日增上,日日增长,所以一定要发心受持戒法。

并且五戒是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戒法的根本,受持五戒能够破贪嗔痴烦恼。我们持不杀生戒就是破嗔恚的烦恼;持不偷盗、不邪淫戒是破贪欲的烦恼;持不妄语戒是破愚痴的烦恼;持好不饮酒戒是能够消除放逸。所以受持五戒是近报人天,远证佛果。

不饮酒戒是属于遮戒。因为饮酒这种行为本身并不一定是罪恶,也不违反国法,但是如果饮酒失去理智,它就会成为一个作恶的助缘。失去理智,后果非常可怕。佛法是智慧的教导,所以我们要保持理智就要受持不饮酒戒。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上说,“犹如万物依大地,一切功德依于戒。”我们只有非常扎实地打好戒律的基础,佛法的深广功德才能生起来。

如来说法,戒律分为小乘、大乘的显宗和大乘的密宗戒法。小乘的戒法是别解脱戒,称为外别解脱戒,针对众生身口的行为和语言来对治。内大乘菩萨戒是针对于意业起心动念来对治,所以称为内大乘菩萨戒。大乘的密宗金刚乘三昧耶戒是直接依法界本性起修,所以是密金刚乘三昧耶戒。小乘戒是侧重于对治贪烦恼;大乘显宗菩萨戒是侧重于对治嗔恚的烦恼;大乘密宗的三昧耶戒是侧重于对治愚痴的烦恼,直接依法界本性而起修,所以他守持的戒律更微细。这一切戒法的根本、基础,都应该是我们如法地受持好五戒。

我们先要做一个好人,然后要做一个修行人,再做一个明白人。我们首先能够成为世间的善男子、善女人,要成为好人的话,应该要持好五戒。持好五戒是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快乐的基础,也是我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基础。

不要轻视五戒,如果你能够不杀生,不邪淫、不饮酒,你身体会更健康。你希望家庭和睦,也需要大家都守持好五戒。乃至于我们希望世界和平都需要持好五戒,为什么?你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犯了教他杀。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几千万人流离失所,几百万人丧失生命,都是因为没有持好不杀生戒。

受持好五戒是我们做一个好人的基本准则,更进一步要做一个修行人,我们希望能够超出生死轮回,也需要戒法。戒法是三乘佛法的基础,土美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上说,“无戒自利尚不成,欲能利他岂可能。是故无存贪有心,护持净戒佛子行。”

并且来说在现在这个末法时期,众生的欲望很重,外界的六尘诱惑也更厉害,所以大家能够持戒的干扰就非常多。所以佛在经典上说:末法时期如果能够受持清净戒律,乃至于一日一夜,这个功德都胜过于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供养如来。《无量寿经》上面也说:我们在娑婆世界这个五浊恶世中间,一日一夜修行的功德都胜过在极乐世界百年修持的功德。所以可见我们在现在这个时期,更加要非常清净地持好戒法。

经题

我们先看经题,《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佛说】“佛”,解说了很多次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始觉、本觉、究竟觉。自觉是觉知自心本不生灭;觉他是觉一切法无不是如;觉满是自觉觉他,功圆果满,福慧两足尊。

为什么在经首要标明“佛说”呢?因为表示尊重戒法。

第一,经是通于五种人说,律唯有佛说,佛制。

第二,经是随时随地皆可说,天上人间,乃至于他方国土,都随时可以说经。律是一定要在比丘僧团之中才来讲。包括《五戒相经》,佛陀也没有直接跟净饭王去讲解五戒戒相,而是等到净饭王走了以后才为比丘说,让这些在家的信众辗转从比丘来学习。所以可见标出“佛说”两个字很重要。

【优婆塞】译为近事男,或者清信士,在家亲近奉事三宝的男居士。

【五戒相经】“戒相”,在《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面说到戒法、戒体、戒相、戒行。

戒法,就是佛陀制戒,但述功能,好像药方一样。

戒体,唯论业性。我们受戒一定要能够得戒体。我们如果是受出家的具足戒,在三番羯磨的时候,我们依法观修纳受戒法于心,就可以得到无作戒体。但是这个五戒是在我们受三皈依的时候得戒体,所以我们在寺院里求法师授五戒的时候,自己要能够保持观修,保持观想,否则难以得戒体。并且我们是受五戒的时候,正在念三遍三皈依的时候得戒体。

所以第一个,一定要保持观修。再一个,三皈依一定念三遍。念第一遍三皈依的时候,我们就观想纳受戒法于心的这个功德,发心受戒的功德感得十方国土的功德云升腾上来;念第二遍三皈依的时候,十方国土所升腾过来的功德云全部聚集在受戒的行人,求受五戒居士头顶的上空;念第三遍三皈依的时候,应该想着我们头顶的好像华盖一样的功德云进入到求戒者的身体里面来,好像一个漏斗一样,上面大,下面小,然后把所有的功德云通通聚集到他的身体里面,充满了全身,再由这个身体弥满到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我们发心是尽虚空、遍法界,那我们这个戒体也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个时候就称为得到戒体了,以后就可以具有任运止恶,任运修善的功能。

后明戒行,略示摄修,无论戒法、戒体、戒行,都需要了解戒相。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了解戒相,对于戒法、戒体、戒行三者都难以通达。所以说:“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学者,于此一门,深须研考。”我们对于戒相要能够通达,要能够了解,对于戒的开、遮、持、犯都要清晰。我们了解了戒法以后,要成就戒体才有作用。否则戒是戒,你是你,正如我们得到药方以后,要照方抓药,然后把药喝下去,才能治好病一样。我们要超出轮回,也一定要能够得到戒体。这是“五戒相”。

【经】就是贯摄常法。

译者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摩译】

这是译者。“宋”是指南北朝时候的刘宋。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朝,一个是南北朝时候的宋齐梁陈,这个宋齐梁陈的宋是刘裕所开创的,称为刘宋。一个是赵宋,赵匡胤所开创的北宋和南宋。

“天竺”,这位翻译的求那跋摩法师是北印度罽宾国人,也就是克什米尔这个地方的人。他二十岁的时候出家受具足戒,精通经律论三藏,所以称为天竺三藏。三十岁的时候,罽宾国的国王死了,没有后人,大众就推举求那跋摩法师,希望请求他还俗来做国王。法师推辞不脱,所以就走了,跑到阇婆国(即今印度尼西亚)那边去弘扬佛法。

求那跋摩的意思就是功德灯,他在刘宋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航海到达广州,在广州有住一个时期,并且在石壁上画一些阿罗汉像等等,晚上都会放光明。在元嘉八年到达建康城,宋文帝非常尊重他,就请他住在祇洹寺里面,请他翻译经典。他翻译的经典有《菩萨善戒经》,有《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和《沙弥威仪》,以及《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五戒相经》最著名的解释就是明朝末年蕅益智旭法师为这部经作了一个《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说得很圆满。智旭法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现在他的全身舍利都仍然还供奉在杭州附近安吉县的灵峰寺,灵峰寺的大殿旁边就有蕅益大师的全身塔。他临入涅槃的时候跟弟子们说:“三年以后,你们再打开我坐的这个缸,然后把他火化掉”。三年以后,弟子们一打开,一点都没有腐坏,并且身体的肌肉还有弹性,面貌如生,头发还在生长,所以弟子们没有火化,就在大殿旁边建了一个灵峰全身舍利塔,我们现在去朝拜都可以拜得到。

近代的弘一律师也作过一个补充,补释。台湾的广化律师有一个《笺要集注》。这个是关于翻译和解释。

叙分

我们看第一条,杀戒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

这个是叙启分,叙分。前面的是六种成就。“闻如是”,就是如是我闻,信成就、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说法主成就;“在迦维罗卫国”是处所成就。

“迦维罗卫”,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迦毗罗卫,译为中文就是妙德城,在现在尼泊尔的塔拉伊,是佛陀的祖国,“佛生迦毗罗,成道摩竭陀,说法波罗奈,入灭拘絺那。”也表示五戒的戒法是一切诸佛的出生地,是一切戒法之母。

【尔时净饭王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这个时候,佛陀的父王净饭王来礼佛,求法。

这个《五戒相经》的请法缘起是净饭王,是佛陀的父亲。也就表示五戒是三世诸佛之父,能够出生诸佛。

【“欲所请求,以自济度,唯愿世尊,哀酬我志。”】

我向佛求法,希望能够济度自他超出轮回,请求世尊哀悯我,满我所愿。

【佛言:“可得之愿,随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制戒轻重;唯愿如来,亦为我等优婆塞,分别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识戒相,使无疑惑。”】

佛陀制戒,小乘的别解脱戒是渐制的,需要待缘起。虽然已经为出家众制了戒法,但是居士五戒呢?因为无人请法,所以佛陀未制。现在父王(净饭王)来求佛开示五戒。

【佛言:“善哉善哉,憍昙!】

因为净饭王这个请法是上契佛意,下契群机。上契佛陀的本怀,下契众生得度的根机,所以双赞善哉。“憍昙”就是瞿昙,是释迦族的姓,在印度以称姓表示尊敬。

【我本心念,久欲与优婆塞分别五戒,】

佛陀说,我本来很早就想给男居士来解说五戒了,告诉他们这些开遮持犯。

【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缘,当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涂故。”】

如果能够不犯,可以“当成佛道”,如法地受持五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并且能够断贪嗔痴,乃至于能够让我们成佛道。如果是犯戒而不忏悔,就常在三恶道之中。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

第一个是“受持不犯”就可以“当成佛道”。如果受持而犯的话,当成佛否?是不是也能成佛呢?

第二个问题是“犯而不悔,常在三涂”,犯而悔者亦堕三涂否?

智旭法师就开示说,“受而犯者,亦当成佛。惟不受戒,则永无成佛因缘。”受了戒,但是后面因为业重犯了戒,也能成佛,也能成就。

好像我们前面所说的莲花色比丘尼就是如此,她说:“我现在为什么能够随佛出家,能够证阿罗汉道呢?因为我宿世无量生中也曾经是个女身,并且很低贱。”这个莲花色比丘尼宿世无量生中曾经是做娼妓,习气很重,但是有一次要演戏,偶然把出家人的袈裟在身上披了一下。以此因缘现在能够见佛闻法。她因为宿世习气的缘故,受了戒又犯戒,然后堕落。苦报受尽以后再出来的时候,受戒的善根种子成熟,能够见佛,成阿罗汉,证阿罗汉道。所以受了戒,后面又犯了戒的人,仍然还有机会成佛道。他的苦报受尽了,因缘成熟就能够成就。

但是如果不受戒,“永无成佛因缘”。并且我们对于五戒的要求都去做到,但是不受戒法,只有在逢缘对境的时候才有功德。

如果受戒又严持净戒,因为戒体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缘故,所以功德日日增长。

“犯而不悔,常在三涂”,因为常与贪、嗔、痴、放逸相应,所以贪、嗔、痴是因,地狱、饿鬼、畜生就是果,所以要能够犯了马上就忏悔,忏悔清净。

忏悔法有理忏和事忏,事忏是助行,理忏是正行。

事忏又可以分为作法忏和取相忏。

比方说我们身礼佛、口赞佛、意思惟,依法地来披陈罪过,这样子是作法忏。乃至于在僧团羯磨的时候,在大众之中发露,这个也是作法忏。

取相忏,是对一些比较重的犯戒,我们要求见瑞相,见好相。我们至诚恳切地忏悔,能够见佛来摩顶,或者见到光明显现,随获一种,罪即消灭,这个是取相忏。

还有理忏,就是能够体悟诸法实相,了心性本空,罪福无相,一切法悉皆空寂,所以罪亦消灭。“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灭心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个是从实相上来忏悔,是究竟的忏悔。

有一位勇施比丘就是用理忏的方法得成就。佛陀在经典上面说,以前有一位勇施比丘,他很年轻,相好庄严,学问也很好,也很精进修行,所以大众都很赞叹他。

有一位居士的女儿,也是因为宿世业力的缘故,她见了这位法师以后,就生起染污心来。这个居士前面一直不知道,后来居士的丈夫也过世了,有一个男子来向她的女儿求婚,她的女儿因为比较欣慕勇施比丘的缘故,就拒绝了那门亲事,也不吃不喝,然后就病得很厉害。她母亲就很着急,一再地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就把她的心事说出来了。

这个居士也是因为没有正见的缘故,就跟女儿说:“你先去亲近这位法师,然后向他问佛法,时间久了,再看有没有缘份。”

也确实因为交往时间长了,勇施比丘的正见也不巩固,所以就犯戒,然后还俗。还俗以后,原来向这个女子求婚的男子非常生气,就起嗔恨心,扬言要杀掉勇施比丘。而勇施比丘也生起嗔恨心来,就让他的妻子在食物里面放了一些毒药送给对方吃,对方也因此而死掉了。

对方死掉以后,勇施比丘就很忏悔。说:“因为没有正念的缘故犯了淫戒,也犯了杀戒,我肯定就是堕地狱了,没有什么希望。”就很难过,躺在床上,整个人就好像要死了一样。然后遇到一位已经通达空性的长者来为他说法,开示他要修实相忏悔。

要能够知道,我们成就功德得解脱,也是因为这个心,我们心迷的时候,造恶业,犯戒,也是因为这个心,所以要能够“罪从心起将心忏”。

所以勇施比丘又再出家,精进修行,以精进力的缘故,他现在已经成佛,号为宝月如来。

所以在《入菩萨行》上说:

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

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

我们要能够有正知,否则的话,哪怕你有多闻功德,信心很好,并且很精进,因为没有正知的缘故,也容易堕落。

所以我们要能够知道忏悔法,学好这个《五戒相经》,要知道五戒极微细的开、遮、持、犯。如果有犯,如何忏悔令清净。这样子我们修行才能够不退转,才能够迅速成就。

【尔时佛为净饭王种种说已,王闻法竟,前礼佛足,绕佛而去。】

佛陀为净饭王种种的开示,然后净饭王听法欢喜,礼佛而退。

【佛以是因缘,告诸比丘:“我今欲为诸优婆塞,说犯戒轻重可悔、不可悔者。”】

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知道,这个五戒戒法的戒相,本来是居士戒,为什么佛陀不会直接向净饭王去说,而是要等待净饭王去以后,才“以是因缘,告诸比丘”呢?

我们要知道,七众戒法如来皆于比丘僧中结成。比丘、比丘尼戒,式叉尼戒,沙弥、沙弥尼戒,乃至于优婆塞、优婆夷戒,一切戒法,这些小乘的戒法,如来都是在比丘僧中结的,因为比丘是七众中尊,佛法集僧宝而立。所以佛灭度以后,比丘尼应从大僧比丘学戒法,何况是居士五戒,更加要从比丘而学。

所以也希望我们的法师们能够学好,虽然这个经很浅,但是希望我们要能够通达,要能够教化居士、信众。所以这个也就表示了,优婆塞戒法应该转从比丘来学,所以佛陀“以是因缘”,来为比丘说优婆塞戒的犯罪轻重、可悔不可悔。

【诸比丘佥曰:“唯然!愿乐欲闻。”】

“佥”就是都,全部。这些比丘都说:“唯然,愿乐欲闻”,好,我们都很愿意听佛说法。

还有一种解释,是说“愿乐(yao)欲闻”。愿乐欲闻也就是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欲知者;如果你喜欢,这个希求还不是那么强烈,但是如果你“欲”,就是你非常迫切地希望听闻。

叙分到这里就圆满了。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