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佛学  >  正文

端午供僧,积累福报

农历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是“九毒日”之首,故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期间,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的习俗,以此来辟邪消灾,祈求平安。

端午,到底做什么事能得殊胜福报?

端午节期间,寺庙都会举办法会,为国家和周遭的百姓祈福。端午送粽子,送的是福气,是平安。祈祝给家中长辈、邻里亲朋在“恶月”不被鬼神所侵。

供僧起源

东魏末年有百姓采矿,遇到坑道崩塌,唯独一人侥幸活了下来,但也被困于矿中进退不得,他只好潜心念佛,祈求佛菩萨搭救。他家中老父听闻此事,就想为儿子荐福,可家中太穷,父亲只好盛着一碗粗饭送到寺院,用以斋僧。

一位法师见到此情形,出于悲愍可怜,便接受了这位父亲的供养,并当即作了咒愿。后来,那被堵在矿中的儿子忽然看见有位法师从微光处走来,还送了一碗饭他。儿子吃了这碗饭后,便不再感到饥饿,每天端坐念佛。

能在端午佳节为法师们献上端午福慧粽,便是以感恩的心向法师供养。

凡世间信众的施赠善举,都是善缘的缔结。在佛教文化中,与之相遇的每一个人都是累世积累的缘分,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智慧之佛,都应心怀感恩。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供僧就是一种清净的供养,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端午以粽子供养僧宝,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长养布施喜舍之心,更为当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供养僧宝,功德利益

供养僧宝可得五种利益:

1.身相端庄。

2.气力增盛。

3.寿命延长。

4.快乐安稳。

5.成就辩才。

寂静法师说:

一切外在的成就都是内在功德的化现,要功德就先要谦虚。

《易经》上说:“天道损盈而益谦”,为什么我们今天得到的少?因为天的规律就是折损骄傲的人,去补谦下的人。发现自己心中有傲慢,就知道成不了大事,就知道命不会好,就知道天不会助我。

“成大业者必有天助,天助之者必有天德”,没有足够的德行怎么得到天助?得到天助的人是会出现征兆的,例如:去停车的时候,车位很紧张,他去了却能很轻松就找到停车位;有一个地方干旱很久了,他一去就会下暴雨,这就是天助。

“地道变盈而满谦”,地的规律是把突出来的削平,而填补坑洼的地方。“鬼神害盈而福谦”,鬼神就是专门给自以为是的人降灾,给谦虚的人降福,所以了凡四训说“人多吃亏,吃亏就是谦。”

《法句经》中讲:“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所以中国文化是让人去做的,不是让人去背的;佛法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做的。不要轻视小善。

今天有一点福是曾经播种来的,不是凭空想来的,所以要多修福修慧。“修福”就是多做小事,“修慧”就是深入经藏。

供养僧宝

福报满满

索达吉堪布说:

供养与布施一样都是积累资粮的殊胜法门。供养的对境一般指佛法僧三宝、金刚上师以及父母等。以清净的发心尽己所能普作供养,则对境越殊胜,功德越大。有些懂因果明事理的大人物,比如梁武帝、阿育王、给孤独施主等,他们常喜供养三宝,兴建寺院佛塔。此等大人物的地位、财、权,皆是往昔行布施供养等善法所感得的果报。

德护如来应世期间,一位贫民手握豌豆行至路途喜逢佛陀托钵入城,生起极大信心,将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接触到佛的胸部。以此功德,贫民于后世成为转轮王,统治四大部洲八万年,后又报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继而于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与帝释平起平坐,执掌国政。由此可见,依供养所获功德福报不可思议。

然而世上那些愚昧无智的卑劣小人不懂因果,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如草尖露水般的安乐和利益,不曾供养一分一厘。当看到许多大人物广作供养之时,不随喜不赞叹,反以轻蔑的态度加以诋毁。嫉妒心粗重且又贡高我慢之人看到别人行善供佛及僧,就如利刃直入其心般难忍,似乎别人做功德耗尽了他的财富一样。一些人积累了很多财富却舍不得供养上师及僧众,当见到别人在供养上师之时,往往会露出鄙夷之态,极尽诽谤之能事,说供养的对境不殊胜,或言“供养者发心不清净,供养物来源不清净”等,而他自己的财产却是作“伏藏”,可能永无开取之期。

另外,供养的对境,不能局限于真正的大菩萨和具德的高僧、密宗金刚上师,还应对清净戒律、闻思修的整个僧众普作供养。按《俱舍论》的观点,供养僧众的功德于今生即能现前善报,且下世还会继续享受善果。所以,条件具足的时候应作供养;条件不具足时,见他人供养应深深地随喜赞叹,这样也能得到与供养者同等的功德。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